下番社尾客家 雲林縣 二崙鄉
類別 | 口述傳統 |
文物名稱 | 下番社尾客家 |
文物別名 | 大同村番社尾客家 |
客語拼音 | 四縣 |
關鍵字 | 番社;社尾;大同村;中壢;二次移民;東海堂 |
資料年度 | 民國100年 |
踏查單位 | 臺中市大甲河聚落文化發展協會 |
踏查人員 | 林鑫咸、顧志莉 |
簡要描述 | 二崙鄉大同村舊稱番社頭,昔日為原住民洪雅族南社的社址,清乾隆年間先民入墾此區,日大正9年(1920)轄屬虎尾郡二崙庄番社大字,臺灣光復後編屬番社村,後因地名不雅,民國70年更名為大同村。大同村現轄有8鄰,包括頂番社、下番社、後壁寮等3個聚落,客家人集中分布於下番社第6鄰,位於大同村的最西側,地方習慣稱社尾,社尾的客家人主要是日本時代從桃園中壢、基隆等地遷徙而來的二次移民,早期多為西螺鎮廣興里廖茂的佃農,現有10餘家戶,除1戶為陳姓外,都是東海堂徐屋,部分媳婦為西螺詔安客,使用客語以四縣腔為主要。 |
其他相關描述 | 下番社尾的客家人多從事農業,以種植水稻為主,移民之初居泥磚屋,後改建為竹管屋,民國50年代後再改建成磚造屋;社尾客家主要信仰移民之初所創設的社尾伯公,以及崙背鄉枋南村新庄開山宮,開山宮位於該聚落西南方約200公尺遠處。 |
現況 | 下番社尾客家聚落尚多磚造伙房建築,平常交談多使用漳州腔閩南語,老一輩的客家人間才使用客語,30歲以上的客家人尚能使用客語,國小孩童以使用國語為主,客語不流利。 |